30年代,采用熱敏記錄方式的蠟型熱敏記錄紙首先在心電圖中得到了應用。我國于60~70年代盛行的心電圖紙,也曾經采用類似的記錄方式。 40年代,美國發(fā)展了以紅外線作熱源,將原始圖像變成熱圖像的熱敏復寫法。
1950年,由美國3M公司發(fā)展的金屬化合物系的熱敏記錄紙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普及。不久,由于電子照像記錄方式的出現(xiàn),使熱敏紙陷入了衰落的時期。
60年代初,NCR公司發(fā)明了采用無色染料和酚化合物反應的熱敏記錄紙,這也是今天占情報用紙主流的熱敏記錄方式。
1972年,NCR公司發(fā)明的熱敏方式在日本開始了商品化的應用。從1972年起,日本以公共電話回路開放為契機,熱敏記錄紙在通訊傳真方面的應用得到了迅速發(fā)展。起初,熱敏記錄紙**于在低速機(G1機,<5分/A4)使用,隨著機器和用紙的進步,相繼向中速機(G2機,<3分/A4)進而向高速機(G3機,<1分/A4)以至近幾年步入超高速機(G4機,10秒/A4)領域。
在80年代,熱敏記錄紙主要在電傳或傳真領域并伴之在其他方面的迅速發(fā)展,使其產量達到了10~30%的年增長速度。熱敏方式能有如此飛躍發(fā)展的背景,是它具備了靜電方式所沒有的魅力:一次發(fā)色,裝置小巧,價廉且?guī)缀鯚o需維護,屬無碰撞印刷方式,使高速成為可能;在紙張生產方面,是水基一次涂布,成本僅為靜電記錄的1/2~1/3。
但是,在通訊傳真領域,從普通紙傳真機面世的1986年直至1990年代初這段期間內,由于普通紙傳真機體積大,一次性投資高,還未能對熱敏傳真機構成實質性的威脅。隨著近幾年普通紙傳真機小型化的進展,成本的下降,逐漸蠶食公司用的傳真機市場,對熱敏傳真機發(fā)動了強烈的沖擊,迫使熱敏傳真紙價格大幅下調,從而形成了目前并存的局面。
跨入90年代,通訊傳真領域,人們對熱敏傳真的前景產生了憂慮。筆者認為,普通紙傳真機的價格雖經不斷下調,仍然比熱敏紙傳真機昂貴,一次性投資大;體積雖然不斷縮小仍比熱敏紙傳真機大,家庭及個人用戶市場未能大量涉足;普通紙傳真機所耗墨粉費用也不菲;普通紙傳真件保存性雖好,但一般公司都需一式數(shù)份,仍要配用復印機;1993年統(tǒng)計,兩種傳真機數(shù)量比為2000萬對6萬,熱敏傳真機已有的市場占有率居于**優(yōu)勢;熱敏傳真紙價格現(xiàn)已下調至1990年時的40%,大大增強了競爭能力。綜合考慮多項因素,估計在傳真領域,兩者并存的局面仍將會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。近幾年,熱敏傳真紙產量在世界范圍內呈下降趨勢,但在通訊傳真以外的熱敏記錄用紙的領域,由于熱敏記錄方式的固有優(yōu)點,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發(fā)展趨勢,使得熱敏記錄紙的產量仍持總體不變的態(tài)勢發(fā)展著。這就意味著,熱敏記錄紙在傳真領域正艱難地從技術及成本方面尋找新的突破,而在其他領域則加大力度進行發(fā)展。熱敏記錄紙的品種很多,依據不同的用途具有不同的配方、感熱材料及不同的質量標準和不完全相同的生產過程。
尊敬的客戶:
您好,我司致力為廣大用戶提供高品質產品、完整的解決方案和上等的技術服務。主要產品有GL7000,UPP-110S,B9565AW,B9906JA等等。您可以通過網頁撥打本公司的服務專線了解更多產品的詳細信息,至善至美的服務是我們不斷的追求,歡迎新老客戶放心選購自己心儀產品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